在高考的庞大队伍中,有这样一群怀揣着艺术梦想的年轻人,他们每年都在高考前还要再有一场艺术上的小高考。那么,高考美术生能选择哪些专业呢?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。
纯艺术类专业 绘画类:中国画、油画、版画、壁画、水彩、漆画、插画。
雕塑类:雕塑艺术、景观雕塑、公共艺术、陶瓷艺术。
传统美术类:书法学、美术学(含美术教育方向)。
实验艺术:综合材料绘画、新媒体艺术。
视觉传达设计:平面设计、包装设计、品牌视觉设计。
环境设计:室内设计、景观设计、建筑设计。
产品设计:工业设计、家具设计、玩具设计。
时尚设计:服装与服饰设计、珠宝设计、染织设计。
数字媒体设计:网页设计、交互设计、游戏美术设计。
动画类:二维动画、三维动画、影视动画。
戏剧影视美术:舞台设计、影视美术、影视摄影与制作。
摄影类:商业摄影、影视摄影、图片摄影。
艺术理论:美术史论、艺术管理、艺术批评。
文化遗产保护:文物保护与修复、非遗保护、美术考古。
1.新高考改革后,多数院校采用“综合分”录取,文化课占比普遍提升至50%-60%(如中国美院2025年综合分=专业分×40%+文化分×60%)。专业联考成绩未达本科线的考生,可重点冲刺文化课成绩,通过普通批次报考设计类交叉学。
2.平行志愿仅有一次投档机会,若因不服从调剂被退档,将直接滑档至下一批次(如本科批退档后只能进入专科批)。建议在每所院校专业组内至少填报3-5个专业,避免被调剂至冷门方向。
高考美术生未来就业前景较为乐观。一方面,设计学类专业需求广泛,涵盖平面、环境、产品等设计领域,随着产业发展,人才缺口大。另一方面,美术学类在教育、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也有岗位。同时,艺术学理论和戏剧与影视学类相关产业在扩张,对专业人才有需求。不过竞争也激烈,需在校提升专业与综合素养,才能更好就业。
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,希望对有关的同学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