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高考录取季过后,会有部分考生有着这样的想法:明明被高校录取了,却不想去就读。这种情况的考生应该怎么办,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这类情况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。
如果高考被录取后不想去该学校,需根据录取阶段采取不同措施:若录取尚未结束,应立即联系学校招生办说明情况,申请退档以避免浪费计划;若录取已结束,则无法退档,只能选择不去报到,此时需向学校声明放弃入学资格,并妥善保存录取通知书作为来年复读报名的凭证。需要注意的是,部分省份会将未报到行为记入诚信档案,可能影响次年录取优先级,且若高校误注册学籍,可能导致复读后出现重复学籍问题。因此,建议考生慎重决策,若选择复读,需提前了解本省政策,并在复读期间全力备考,同时关注高校转专业、辅修等政策,或通过考研升学实现目标。
1.部分省份会将此类行为记入个人诚信档案,例如河南明确规定失信考生次年高考填报志愿数量受限(如平行志愿批次仅允许填报2个院校)。
2.专项计划资格可能被取消,根据教育部规定,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或退学的考生,将永久失去专项计划报考资格。
3.复读生在报考军队类院校、保送生及部分医学类本硕博连读专业时可能受限,部分高校明确要求仅招收应届生。
4.若未及时办理退学手续,可能因学籍重复导致次年无法注册新学籍。建议考生如确需放弃入学,应在录取结果公示期间主动联系高校办理退档手续,避免影响后续升学。
被学校录取后申请退档的流程需根据录取阶段和地区政策灵活处理:若录取尚未结束,考生需立即联系录取院校招生办,提交书面退档申请(含个人信息、退档理由并签字),部分院校要求上传退档申请书扫描件或传真至指定渠道;若录取已结束,则无法退档,考生需向学校声明放弃入学资格,部分省份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官网提交放弃申请(如娄底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要求在8月13日前上传手写退档申请书照片)。需注意,多数省份规定已投档考生不得退档,放弃入学可能被记入诚信档案,影响次年录取优先级,且需确认高校未注册学籍。建议考生优先联系学校退档(未结束时),若已录取则及时办理放弃手续,并保留相关证明以备复读使用。